上海供排水项目网
 返回主页会员登陆会员注册论坛菜单论坛样式

邮箱账号:@shwater.net  密码:   
 你的位置: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水业快讯(与中国水行业国际排名第一的《水业中国网》合作)→ 浏览帖子:北京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
你是本帖的第 1550 位阅读者
 『 帖子主题 』:北京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①...

陈霁冬


金钱:35390
经验:6203
魅力:6143
帖数:158
等级:15
『 版主 』
  信 息  留 言  OICQ  邮 箱  主 页  编 辑   引 用楼   顶

北京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①
(水业中国网上海站8月29日讯)近来,北京人惊喜地发现,南护城河的水涨起来了!
一走近南护城河,顿时感到一阵凉爽,碧绿的河水亲吻着堤岸。然而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些水是再生水!这是中水作为景观用水首次注入护城河。据了解,此次补充的再生水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排放水为原水,主要是为了进行护城河河道景观用水试验。试验合格后,将向南护城河补再生水,由此节约下的清洁水源可供北京市近42000个3口之家用上一年。到2008年,北京整个城市的再生水利用率将达到50%!

"北京是资源性缺水的特大城市,城里并没有一条天然的大江大河,主要依赖降雨。"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告诉记者。

历史上,北京的水量与人口和城市规模相适应,并不缺水。地理历史学者岳升阳介绍说,史料记载,早年间北京河网纵横,大运河直接通到北护城河附近的积水潭,舳舻蔽日;北京郊外还曾有水稻"万有余顷"的水乡风貌。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人口增加,加上连续遭遇7年干旱,水资源供需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河道水量减少,记载着北京城演变历史的护城河面临着无水可补的局面。

让历史延续,对百姓负责,加上2008年绿色奥运的郑重承诺,北京城市河流面临供水与治污的双重挑战。还河流以生命,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是不行的,必须有科学、有效的治本之策。面对城市河湖的现状,北京开始积极开辟城市河流水源,向河道污水宣战,决心在2008年以前基本实现河道还清,让断流的河道尽可能恢复流淌,使城市河湖逐渐向防洪、供水、生态景观等多功能方向迈进,打造首都优质水环境。

引水节水:涓涓滴滴汇清流

以护城河为代表的京城河道的用水只是北京城市用水的很小一部分,但其涨落却是北京水资源变化和城市发展战略以及治水理念变化的一张晴雨表。

北京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段伟告诉记者,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护城河最早用的是北京城西玉泉山和西山的泉水。解放后,随着官厅和密云水库的修建,从永定河引水渠和密云引水渠引来的清水成为新水源。近年来,受气候干旱影响,以及下游工业节水的实施,水量逐年减少,逐渐停止从密云水库调清水而改用官厅水库的水。

为避免与生产生活争水,有人提议保生活弃景观,但北京市水务部门认为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不能以牺牲城市河流景观用水为代价。岳升阳说:"水对于人来说,不仅仅是个喝的问题。护城河是古都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凝聚了北京人的情感。"

"增加清水,开辟雨洪资源和再生水作新的水源,是北京城市河流的开源之道。"段伟解释说:"所谓增加清水,是指通过节水增加清水存量并善加调剂。"

"十五"期间,北京的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46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814.5亿元;人口从2000年底的1107.5万增加到2005年底的1578万。但北京市年总用水量从2000年的40.6亿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34.5亿立方米,平均每年下降1亿立方米。

河水的涨落伴随着北京工业结构调整和外迁的步伐。随着北京宜居城市的定位确立,造纸、纺织、印染等一批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退出了北京的产业领域,首钢搬迁正在进行中。工业用水连续10年实现产值增加,耗水下降,用水保持零增长!全市公共场所已基本普及节水器具,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城区达80%。北京年节水量相当于两个半昆明湖的蓄水量。一系列有力措施使城市水系近年来第一次用上了密云水库的清水。

过去,北京人盼水,水来了又怕水。

现在,北京在河道水闸自动化控制方面下了大功夫,变防汛为迎汛。一字之改,却是治水思路、措施的根本转变。预知大雨将至,放掉城市河道水,开闸迎汛,使雨水更新河道用水。2001年开始,北京建设雨水工程,年集雨150万立方米。

向新理念要水,向高科技要水,涓涓滴滴汇清流。

生态治水:还河流自然生机

"小时候,一到春天,护城河里会有无数的蝌蚪,等它们变成青蛙就一片一片地往岸上爬。现在,河道变美了,如果能像从前一样听到蛙鸣就更好了。"护城河里的水涨起来了,河坡绿了,人们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城市河道基本是人工渠道,由于水少,日常不流动,保护水质成了难题。

北京市从2002年开始"生态治河"的实践,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焦志忠提出:"研究和把握水的规律,以循环经济的理论为指导,构建循环水务。"顺应规律,就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水和谐。北京成立了统一管理的机构市水务局,将河道整治与排水管网改造同步进行,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工程、生物、生态等措施综合应用,一条河一条河地改造、恢复、更新。

记者来到北护城河。这里,挖掘机轰鸣着正把大石块从河底搬到岸上。施工的指挥者告诉记者,以往河底和两岸以水泥和石头衬砌的河道已被部分拆除,改铺透水砖或鱼槽砖,让河底透气。专家测算,生态治河的费用,比全部衬砌节省一半。过去,河道治理主要是提高防洪排涝的标准,而对改善城市环境重视不够,致使河道越修越直。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开始使用"河道衬砌",即在河底和河岸铺以水泥或石头,代替天然泥土,以阻止水的渗漏,防止水草疯长阻碍供水,同时也防止流水冲刷使河道变宽。但这样阻止了水与自然界的交换,破坏地下水的补充,加快水资源流失,减弱了河流的自净功能。城市河道成为人工渠道而不是具有生命意义的河流。生态治河,要让河流恢复自然生机,重现"蛙声一片"。

如今,北京用绿色生态方法已经先后治理了凉水河、清河等10条近百公里河道,恢复了转河等因修路而被填埋的城市河流。在河道设计时,不再裁弯取直,而是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宜弯则弯。在河道做一些跌落式的生物填料,营造出河流的水位落差。治理水污染,过去挖淤泥,现在则大量投放鱼苗、螺蛳、河蚌等来净化水质。过去治河只管河本身,现在要做的是让河坡变绿,营造景观。北护城河上将建立21座栈桥,不久的将来,北京市民可以重新领略登舟游览护城河的景象,还可以体验"人在河上走"的亲水意境。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完工,北京缺水的局面将得到根本缓解,尽管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大、更艰辛的长期努力。通过科学引水、生态治水、节约用水等举措,一个"绿城清水,人水相亲"的宜居北京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点评: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 赵华林

河流是有生命的。城市的河流如同城市的血脉,需要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下方能维持健康,需要不断的资源补给方能保持活力。

城市河流治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城市发展中必须依托和考虑城市河流,城市建设中需要尊重和善待河流水系。恢复城市河流水空间,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是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因此,"还河流于自然"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所接受,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北京护城河的治理也体现了这一趋势。

北京护城河并未因其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文化而显得苍凉老迈,它焕发的是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原因何在?北京市的一系列举措,让它自由自在畅快地"呼吸"。通过"开源与节流并举",利用雨洪资源、发展中水回用,拓展了水流的补给;倡导资源节约,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了水量的消耗。通过"治理与恢复并重",开展河道整治与排污管网改造,建立了河流绿色走廊;利用河道本身的自净功能与生物的净化功能改善水质,提高了水环境承载能力。在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城市景观和古城风貌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发展瓶颈也有望突破。

北京护城河的治理,体现了生态治河的新理念,寄托着绿色奥运的精神,让河流恢复往日的生机,让两岸恢复河清水澈的秀美风光,我们期待"为城市添彩,为市民造福,为奥运争光"的绕城碧水,我们期待"绿城清水,人水相亲"的宜居北京。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按照"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生态环境建设并举、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水质和水量并重"的原则,健全国家水环境监测网络,规范水环境信息发布,制定和发布有利于水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加强水资源规划、环保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的实施,积极开展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一步做好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工作。

让河流自由地呼吸,城市之幸、百姓之福也。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新闻





请发表您的看法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女白领网上晒与老外裸照 引民族自尊心讨论(图)
·前5个月利润总额637亿 赚了这么多钱还要求涨价
·劳动部官员解读:普通职工工资怎样确保提高(图)
·罗杰斯:中国股市目前还处于初期泡沫阶段(图)
·中国2011年起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及相关促销活动
·揭秘上海土地隐秘交易 "元规则"推动土地腐败
·"义乌制造"大学生为啥能创业?学生真刀真枪地练
·为少付一月利息 心急客户跪求银行提前还贷(图)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来源:刊于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李予阳 徐文营 2007-08-29)(水业中国网陈霁冬编辑)

状态:
2007/8/29 9:36:02 帖子管理:总置顶置顶精华加锁删除移动
共有 0 页, 0 张回复帖,每页有 10 张贴子 >> [ ]
页码:
  快 速 回 复

用户信息:

用户名: 没有注册?密码: 忘记密码?

帖子内容:
·HTML标签: 不可用
·UBB标签: 可用
·贴图标签: 可用
·Flash标签:不可用
·表情字符转换:不可用
·最多15KB

[按 Ctrl+Enter 直接发送]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086-21-52663870 Fax 0086-21-52668991 Email:chenzhenyu@shwater.net MSN:shwater.net@hotmail.com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上海玮海罗商贸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668号科技京城西楼10楼H座,邮编:200001
 沪ICP备06060600号